市肿瘤医院内科六病区:
点亮生命的希望之光
安阳融媒记者 张武杰 文/图
病魔虽无情,医护暖人心。1月18日,走进安阳市肿瘤医院内科六病区(河南省淋巴瘤诊治中心安阳分中心),一面面锦旗映入记者眼帘。在这里,医护人员怀揣对生命的敬畏和对患者的关爱,用专业的技术和温暖的关怀,竭尽全力与病魔作斗争,为患者点亮了生命的希望之光。
35岁正是风华正茂的年纪,患者靳先生却因病陷入了惆怅。面对身体的不明发热与炎症,他使用了广谱抗生素,病情却未得到有效遏制。确诊为鼻腔细胞淋巴瘤后,他多方寻医无果,身形逐渐消瘦,面色也愈发灰暗,一家人为此愁容满面。
“患者转诊至我院时,身体十分虚弱,是家人推着轮椅送来的。经过检查,发现其左侧胸腔脓气胸已引发严重的肺部感染,胸腔积液送检结果更是令人心头一紧——检测出了极为难缠的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。”面对靳先生复杂危急的病情,市肿瘤医院内科六病区副主任医师杨晓利迅速响应,上报患者情况,邀请该院胸外科、重症医学科等相关科室会诊,紧急为患者放置了两个胸腔闭式管,胸腔引流、冲洗及灌注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。
依据胸腔积液药敏结果,杨晓利和同事们反复研讨、精细调整抗生素使用方案,护士们也时刻守在患者身旁,观察各项体征。然而,病魔依旧步步紧逼,患者相继出现重度白细胞减少、中度贫血等情况,身体抵抗力濒临崩溃。每次查房,患者及家属眼里常含泪水,杨晓利和同事们总是耐心安慰,把发热间隔拉长、白细胞回升、引流液变淡变少这些细微却珍贵的进展及时告知患者及家属。温暖人心的话语,宛如在黑暗中一根根的火柴,帮助患者及家属重燃了希望。
日夜守护,悉心照料,转机终于出现。胸腔引流液从浑浊变得透明,一次次送检都显示未再培养出细菌,这意味着拔除胸腔引流管指日可待。白细胞减少及贫血得到有效的纠正,随后的同步放化疗以及续贯化疗更是一场接力赛,各个科室默契配合,为生命续航。
在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,生命之花奇迹绽放。重获健康的靳先生生活重回正轨,之前被病痛消磨的精气神也回来了。出院一周后,靳先生和妻子还专程从长垣老家赶来安阳,郑重地将两面锦旗送到科主任王彩玲、管床医生杨晓利以及护理团队手中。
“锦旗映照了医患齐心逆战病魔的热血征程,背后是无数次不放弃的坚守与拼搏。我们将继续秉承‘以患者为中心’的服务理念,不断提升医疗技术水平,优化服务质量,通过‘国家无呕示范病房’和规范化优质护理示范病房的建立,以耐心、细心、爱心、责任心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,全心全意为群众健康保驾护航。”市肿瘤医院内科六病区主任、主任医师王彩玲说。
免责声明:本文经第三方授权发布,解释权归广告内容提供方。所有内容和图片、视频均由广告内容提供方提供,涉及版权、产品服务和质量等信息和法律责任由广告内容提供方负责。安阳市融媒体中心
来源丨安阳融媒客户端
编辑丨闫倩倩 责编丨刘龙龙 审核丨李扬